当晨曦洒进窗台,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总会轻轻推开房门,迎接她的不是寻常宠物,而是一头名为“包子”、体重近400斤的陆川猪。

女孩熟练地爬上它宽阔的脊背,将脸颊埋进它温热的皮毛中,阳光里弥漫着宁静的依偎。
这段不寻常的情缘,始于两年前女孩老家的一场相遇……
“妈妈,小猪长大后会被吃掉吗?”八岁女儿凝视着邻居家猪圈里拱食的小猪,突然发问。

蔡女士的肯定回答让女儿瞬间红了眼眶:“那我们把小猪带回家好不好?”面对女儿的执拗请求,蔡女士最终让步,将这只命运未卜的小猪带离了屠宰场的宿命。
从农家小院到城市高楼,这头猪的生存空间不断压缩,情感羁绊却日益深厚。
最初在带院子的居所,“包子”是小区里的明星,它摇摆着庞大的身躯在绿荫下漫步,用鼻子轻拱掉落的枇杷,孩子们争相投喂馒头鸡蛋。
![]()
邻居们甚至为“撸猪”专程拜访,手指陷入它粗硬的鬃毛时,总能触到温热的生命律动。
生活总在流动,为女儿上学举家搬迁后,电梯成了“包子”无法逾越的鸿沟。
每当金属门开合的机械声响起,它便焦躁地后退,从此困在数十平米的空间里。
![]()
然而狭小居所并未稀释它与小主人的情谊——女孩仍每天趴在它肚皮上写作业,冬夜蜷在它身侧入眠。
面对400斤的庞然大物,蔡女士笑言:“它对我女儿无限包容,任她骑坐逗弄,最多哼哼两声。”
![]()
当质疑声浪从网络蔓延,蔡女士用日复一日的照料作出回应。
有人嘲讽“养猪脏臭”,她便展示“包子”定点如厕的聪慧:两天排泄一次,食量不过半盆。
![]()
质疑“猪笨拙”,她拍摄“包子”与猫狗嬉戏的画面——天寒时狗狗总偎在它肚皮取暖。
甚至给这头巨兽洗澡也仅需十分钟:花洒冲刷,鬃毛刷起白沫,蒸腾的水汽里浮动着桉树香的洁净。
![]()
这份坚持感动了千里之外的陌生人——某位粉丝送来七个月大的小猪“馒头”;
如今80斤的小家伙成了“包子”的跟班,两只猪在阳台上并排晒太阳,鼻尖碰触的瞬间,某种超越物种的温情悄然流转。
![]()
在电梯间回避的惶恐中,在社交平台的非议里,“包子”的存在成为现代生活的隐喻:小区孩子们仍常来探望,肉乎乎的小手抚摸它褶皱的皮肤。
蔡女士煮粥时不忘添一锅猪食,切水果时留出半盘。
当网友质问“养猪图什么”,她将镜头对准女儿与“包子”相拥而眠的画面——女孩的手臂环住猪颈,嘴角噙着笑意。
![]()
“它们和猫狗没有不同。”蔡女士梳理着“包子”的鬃毛轻语,猪食盆边卧着打盹的猫,沙发下钻出摇尾的狗,400斤的陆川猪在瓷砖上踏出啪嗒声响。
这个奇特的家庭奏鸣曲里,某种坚固的偏见正在消融。
当女孩把脸埋进“包子”的肚皮深吸气时,那表情仿佛拥抱着全世界最柔软的玩偶——谁能说这份幸福需要他人首肯?
![]()
钢筋森林里,人与猪的相互驯服仍在继续,每次“包子”用湿凉的鼻尖轻推女孩手心,都是对那个终极提问的回答:所谓宠物,究竟是人类的玩伴,还是我们向世间万物敞开的证明?
图源网络,侵权删~